年近“花甲”的安化茶刊《芙蓉》面世

年近"花甲"的安化茶刊《芙蓉》面世

  一本用土纸印刷、普通刊物大小的茶叶学术期刊,日前在益阳收藏家手中出现。这本杂志于1945年元旦发行,距今已经68年,是由当时迁到安化东坪的湖南修业农校茶叶研究会主办发行的。参与撰稿和编纂的彭先泽、叶知水、彭哲干、王云飞、贾愚公等人都是国内茶学教育、茶叶生产和科研方面的顶级专家。
  这本《芙蓉》是杂志的第二期,限于当时仍处于抗战相持阶段,物质匮乏,采用的当时民间用竹子为原料生产的土纸,纸质粗糙。印刷为手刻油印,相当多的地方字体变形、字迹模糊讹缺,但大多数文章能基本通读。这一期刊发的文章有会长(校长)彭国钧的《我之与安化茶叶》、叶知水(时任中国茶叶总公司副总技师)的《西北销茶之产区销量及其市场变迁》、彭先泽的《砖茶包装问题》、贾愚公的《安化茶树虫害》等十来篇学术论文。而根据第二期内附的第一期《芙蓉》目录,亦有对复兴华茶、眉茶精制、红茶发酵等问题的研究。
  因为抗战,湖南私业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于1938年从长沙迁至安化东坪之酉州。1939年创办第一期茶科,第一班茶科同学逐于当年发起成立了湖南修业茶叶研究会。1942年春,第二、第三班茶科同学倡议,推动茶叶研究会的实际活动,公推李佑善起草修订章程,得到了校长彭国钧、茶科主任彭先泽的鼎力支持。此时,修业已成长为国内四大茶学教育科研机构之一,聚集了一大批茶业方面的专才,办学术刊物的时期业已成熟。研究会章程规定校长为研究会当然会长、茶科主任为当然副会长,并以会员无计名投票选出总务股长、编纂股长及干事。活动经费的来源除会员常年缴纳会费外,还开展了两次募捐活动。1943年,修业茶科毕业学生先后两次捐出当年五月六月和十二月的工资,各茶业厂家和茶业机构也有捐款,两次共募得经费国币18980元。5月,在校会员还动手采制了一担绿茶,除去伙食工钱外,赢利的一万多元国币悉数交给研究会开支。
  此时研究会会员已达到100余人,以学生会员为主每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利用星期天到茶厂、茶园参观考察,采制标本。研究会建立了资料室和化验室,购置天平、器物、化学药品,广泛收集茶叶图书资料,其中通过学生手抄装订成册的图书资料就近100种。学生李君恒试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员钻研科学、进行茶叶制作的筛分训练,学术氛围十分浓厚。1944年6月,《芙蓉》创刊号发行。1945年元旦,第二期出版,得到了国内茶界的高度评价。第二期刊物出版后,上半年研究会尚余国币13000多元。
  本期《芙蓉》在湖南农大已故茶学教授朱先明先生身后流出,首页草署"朱先明"三字。封面已无,据传文革中朱老为保护珍贵茶叶史料,所藏"有碍"图书,悉数撕去封面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