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仙卢仝

提起被人们尊称为茶圣的陆羽,人皆熟知,他写的《茶经》一书,流传至今,可谓是茶书经典。与陆羽同时代还有一位被人们尊称为茶仙的人,他就是唐代范阳(今河北省保定市所辖涿州市)人卢仝。卢仝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七碗茶歌》诗,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北京中山公园内西侧有个"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是著名的茶楼,主体建筑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色彩,庭院内花草环绕,假山、小桥、喷泉、瀑布相映成趣,尤为雅致。是近代一些社会名流聚会之所。 它的得名是于卢仝同一时代的典故:唐朝诗人杜甫闲居长安,曾一度被唐玄宗赏识,得官有望。一般达官贵人以为他前途无量,便主动上门结交,可是他后来没作成官,所以对他就逐渐疏远了。一日,秋雨绵绵,杜甫贫病交迫,适一魏姓故友前去探望,使诗人既感激又伤心,因而作诗一首。

诗前有一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人便以"旧雨"指"故友","今雨"指"新朋"。"来今雨轩"是指所识新旧朋友欢聚一堂之意。"来今雨轩"匾原系民国时期总统徐世昌所书,新匾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写。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大学教授,鸿儒名医,常来此聚会。柳亚子组织的"南社"活动也曾在此举行。鲁迅、朱子清等常在这里品茶。来今雨轩茶楼有一楹联:"三篇陆羽经,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是指陆羽的《茶经》。"七度卢仝碗"系指卢仝的《七碗茶歌》。卢仝被称茶仙,与茶圣陆羽并称,可见卢仝在古今爱茶人士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茶圣陆羽(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与茶仙卢仝,一南一北,并驾齐驱,为茶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虽出身于范阳卢氏名门望族,但他少年时家境却十分贫寒。年轻的卢仝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尤为厌恶官场的孽政弊息,不参加科考,隐居嵩山少室山,刻苦攻读。后来出山在洛阳长夏门东里仁坊居住。此时卢仝家有父母、妻子魏氏和儿女,另外还有两位年迈的老仆人,一家人挤住在几间破屋里。卢仝终日读书著述,不计营生,时常靠近邻僧人接济粮米生活。卢仝诗投当时的大诗人韩愈。韩愈《寄卢仝》诗中写卢仝在洛阳的生活:"玉川先生洛城里,破房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不齿,辛勤奉养十余人,上有慈亲下妻子。"(《全唐诗》〈韩愈诗集〉)。由此诗可知卢仝家的老男仆人头上连裹头的幞头(头巾)都没有,老女仆人脚上的鞋也没有--卢仝家的贫寒窘况可见一斑。卢仝虽然处于如此窘景,不被高官厚禄所诱,拒绝仕途,以清贫耿介闻名。朝廷闻知卢仝的才学,曾两次征他为谏议大夫(官位五品)。但卢仝憎恶朝廷宦官专权,卑视官场龌龊,都未应命而谢绝了。正如他在《冬日》诗中吟出"上不识天子,下不识王候。"(《全唐诗》卷588〈卢仝诗集〉)。茶仙卢仝的耿耿狷介性情与荼圣陆羽极相似,陆羽在他的《歌》诗中明志"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韩愈尤以喜爱卢仝的才学和狷介高洁的节操,在洛阳官任河南令时对卢仝时有接济。

后来卢仝为生活所迫,卖掉宅屋南下居住在扬州一位名萧庆山的朋友欲卖但尚未卖出的宅中,后又飘泊常州等地,还一度去过白草黄云的塞外。时光流逝,白驹过隙。随着年岁的渐大,卢仝定居住在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市),并不时往来京师会友论诗。唐代,茶叶已经颇为普及。因茶叶味甘而香,能振奋精神,不仅大受文人、官宦喜爱,也深为市井百姓欢迎。正如陆羽《茶经》中所写:"茶随时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广,已成为每家之饮料。"卢仝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又称《七碗茶歌》,与陆羽的《茶经》齐名,为茶文化经典之作。《七碗茶歌》,是卢仝品尝了好友谏议大夫孟简所赠的新茶之后而作,全诗一气呵成,直抒胸臆,通过对制茶、茶品的描述和煎茶、饮茶详尽感受及联想,寄托了他对茶农的深切同情,愿为苍生请命的思想感情。

《七碗茶歌》全诗共40句(《全唐诗》卷588〈卢仝诗集〉)。"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这开头是写清晨接到好友谏议大夫孟简送来的好茶。孟简是卢仝大约元和六年(811年)在常州飘迫时结识的好友,二人一直保持着友谊。卢仝通过亲手打开包封、端详新茶等细节表现了卢仝这位爱茶人对茶的珍爱和对送茶人的真挚友谊。"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这段是写这样先春抽出的黄金芽似的、经精心焙制的至精至好新茶是天子、王公才能享受的,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这是写卢仝闭门在煎茶的情景。碧云,指新茶的颜色。风,是描述煎茶时水的沸腾声。白花,指煎茶时浮起的泡沫。"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段叙述了诗人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每饮一碗有不同的感受,连饮七碗,气韵流畅,愈饮愈美,当饮到第七碗时,直觉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之感。这段卢仝把茶提神醒脑,激发文思,净化灵魂,与天地宇宙交融、凝聚万象的功能渲染得淋漓酣畅,对传播饮茶风气,使茶饮普及深入到民间,把人们对茶的认识提升到一种出神入化的高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难怪后世在尊称陆羽为茶圣时,不忘尊称卢仝为茶仙。形容苦思苦想、搜索诗文语句的成语"搜索枯肠",就是由"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诗句而来。"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写到这里,卢仝忽然笔锋徒转,由高高在上的群仙,哪知人间苍生,转入为苍生请命,为辛苦的茶农疾呼,告知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至好的茶时,要知道这茶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在山崖峭壁上采摘而来。唐代有贡茶制度,规定茶农必须在清明前将制好的新茶送到长安。茶当然是香的,但唐代的茶农颇是辛苦的。他们不仅忍受早春的饥寒,不顾安危攀登山崖峭壁采摘新茶,辛苦焙制茶,还得十万火急赶时间。卢仝对此愤懑不平,发出"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之呼喊。因为那些高高在上的群仙,哪知下界亿万苍生的死活。卢仝要借他的好友孟简这位谏议大夫--朝廷官员问,下界的苍生何时才能得到休生养息,何时才能得到喘口气的那一天?卢仝在形象地写茶,描述茶品、煎茶和茶神奇功能的同时,对茶农寄于了深切同情。

卢仝一生嗜茶,茶对他不仅是口腹之欲,还是他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他对人世冷暖的关切之情。他为生活所迫寄居在朋友萧庆山欲售的宅中时,对萧庆山写诗说"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茶就是卢仝的一颗赤诚的心,一片心灵中的净土。

卢仝虽拒入仕途,但决非世外桃源之人。他关切时政,敢于慷慨陈词,无情抨击讥讽当时宦官专权的腐败政局。元和五年(810年)八月十五日发生月蚀,卢仝在《月蚀诗》(《全唐诗》卷588<卢仝诗集>)中把天子比作皇天,把日月比作皇天的眼晴,把当权的宦官奸党比作吞噬日月的蛤蟆精。他也因此得罪宦官党人。
大和九年(835年),朝廷的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斗争十分激烈。宰相李训和王涯在唐文宗李昂的支持下,想诛灭以仇士良、鱼志弘为首的一批在朝专权的宦官,借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的大厅后的石榴树夜降甘露为名,诱仇士良等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而一网打尽。但因事先埋伏的军兵暴露,被仇士良发觉,仇士良率兵将李训和王涯杀害。历史上称"甘露之变"。卢仝与王涯时常品茶论诗,这天恰逢卢仝来王涯家饮宴,夜晚留宿,被仇士良杀害。(宋.钱易撰《南部新书》,张习孔主编《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二卷)。卢仝死后,归葬于济源故里。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
卢仝的《七碗茶歌》对饮茶的普及和茶文化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人们吟诵茶的典故。宋代苏轼《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诗中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胜于"一丸药"。宋代诗人杨万里、周季、梅尧臣分别有引用卢仝吟茶典故的诗句"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但知两腋清风起,未识捧瓯春笋寒。""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元代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诗中有"卢仝七碗诗难得,念老三瓯梦亦赊。"明代胡文焕诗句:"我今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未相知。"卢仝还是历代画家常画不衰的题材,名作佳构洋洋大观,美不胜收,成为绘画中茶画奇葩。如宋代画家钱选画有卢仝故事的《卢仝烹茶图》。创南宋画坛新风的一代大师李唐有《卢仝烹茶图》。南宋四大画家之一的刘松年有《卢仝烹茶图》。明代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画家唐寅有《卢仝烹茶图》。晚明人物画大家陈洪绶亦有《卢仝烹茶图》。明代另一大画家丁云鹏也作有《玉川烹茶图》。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命画家王原祁为总裁纂集的书画类书《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四选录刘松年的《卢仝烹茶图》,画是以卢仝《七碗茶歌》诗的内容入题的。由此可见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深远的影响。至到现在,一些老子号茶店挂有纪念茶鼻祖陆羽和卢仝的"陆卢遗风"匾牌。

卢仝和陆羽是唐代茶坛的两颗耀眼明星。陆羽被人们尊称茶圣,其《茶经》名垂史册。卢仝被人们尊称茶仙,其《七碗茶歌》流传千古。卢仝不仅为我国历代茶人尊奉,也为日本人推崇备至,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卢仝故里济源的九里沟现在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等名胜。为纪念茶仙卢仝而修建的"卢仝茶社",位于风景如画的莲花湖畔,整体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简而幽静,石柱回廊,相对嶙峋山石,远眺沟谷溪流别有诗情画意。卢舍内有卢仝茶文化展和中国茶文化展,茶社有娴熟的沏茶表演,悦耳的音乐演奏。置身于这风景旖旎的沟谷中,山青、水秀、茶香、人娴,喝上卢仝七碗茶,就仿佛心生明月,头沐春风,油然使人思古抚今,遐想万千。

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浓重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