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主调可以说是以儒家茶道为主的。茶道中充满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也有对其他人际的热情。饮茶,自己养浩然之气,对人又博施众济,大家分享快乐。清醒、达观、热情、亲和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的欢快格局。既承认苦,又争取乐,比较的"中庸",易于为一般人接受。而佛教茶道则没有这种欢快的格调,它更为强调"苦寂",强调"苦寂"中的"顿悟"。


佛茶文化

  佛茶文化的由来
  那么既然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这两种东西怎么会如此紧密地连诀相伴,而调和成另一种茶文化――佛茶文化呢?
  对于中国佛茶文化的形成,不能不提及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光辉时期――唐王朝。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逐渐发展,但其发展总摆脱不了"依附"二字,只是到了隋唐,尤其是唐代,由于朝廷的提倡而得到了特殊发展,使僧居佛刹遍于全国各地。许多寺院不仅成为传播佛学思想的地方,而且也是经济单位,许多高级僧人都是大地主,和尚中的上层人士不仅享受世俗地主高堂锦衣的优裕生活,而且比世俗地主更加闲适,饮茶需要耐心和功夫,把茶变为艺术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寺院常建于名山名水之间,气候常宜植茶,而僧人们是专门进行精神修养的,所以把茶与精神结合,佛之弟子是最好的人选之一。由于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僧人修炼也需要饮茶,加上唐王朝大力发展,弘扬佛教,僧人行遍天下,从而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的流行。可以说这是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不朽功德。
  但是使佛理与茶理真正结合,形成佛茶文化,是禅宗的贡献。至今在中日等国还流行的"茶禅一味"的说法即是明证。禅宗,只是佛学诸派中的一派,但其对奠定佛茶文化的精神基础,是功不可泯的。
  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德,不立文字"。就是说,心理清净,无有烦恼,此心即佛。其次还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因为它的出现,使佛茶文化有了自己独立的意境。
  禅宗的有无观,是十分有意思的。从哲学观点看,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的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禅宗在茶中熔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是修道的一种"创新",若按印度佛教的原义,今生不得解脱,天堂才是出路,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但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了。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茶禅一味",茶道精神与禅学是相通的。正是由于禅师们在追求静悟方面的执着,使佛茶文化的意境得以确立,将饮茶从技艺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茶道"二字。
  九华山佛茶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山势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拔千米以上,秀出云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细流,涌泉飞瀑。林木葱笼,杂花生树。生态环境良好,茶树资源丰富。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一) 九华山茶肇始于唐
  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
  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
  《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
  (二)九华山茶初兴于宋
  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
  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
  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所谓散茶,当时乃为蒸青绿茶。宋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从南宋时起,虽然宫廷推崇北苑贡茶,仍为团饼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其时,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铸茶都是当时的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茶。
  南宋陈崖"煎茶峰"诗:"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宋代九华山所产之茶应为芽茶或叶茶。
  (三)九华山茶驰名于明清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
  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
  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璋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或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
  (四)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
  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鹤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九华山名优茶开发"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九华名优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纪初,池州市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作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普陀山佛茶

佛茶文化
  普陀山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是我国绿茶类古茶品种之一。产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该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环岛约40公里,有以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院为主的建筑群,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普陀山茶,因其最初由僧侣栽培制作,以茶供佛,故名佛茶。普陀山佛茶茶道,包括迎宾、净手、焚香、添水、请佛、净盏、点茶、献供、调茶、供佛、敬客、回念、礼毕等13到程序。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禅宗在茶中熔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茶禅一味",茶道精神与禅学是相通的。正是由于禅师们在追求静悟方面的执着,使佛茶文化的意境得以确立,将饮茶从技艺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茶道"二字。普陀山种茶,约始于唐代,其时佛教正在中国兴盛起来。寺院提倡僧人种茶、制茶,并以茶供佛。僧侣围坐品饮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并以茶酬谢施主。据《定海县志》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清康熙、雍正年间,始少量供应朝山香客。清末,由于轮渡通航,香客及游览者大增,从而促进了佛茶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茶园扩展较大,并建立了茶场。1980年以后开始正式对外销售。
  峨眉山佛茶
  据《峨嵋山志》载:「峨嵋山多药草,茶尤好,异於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甘,江南春?
  此茶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故名"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自古以来誉称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于公元7世纪中,即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冬寒未解,新芽却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虽小芽一叶,细细观之确有得禅静之妙。春雨初霁,僧人口念弥陀,净心采摘。必用姆指和食指之尖,轻掐其芽,否则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以山在年轻女尼所采之茶尤称妙品,她们既有一颗妙善的慈悲心,又有飞针走线、巧绣陀花雨的佛性;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诵偈,采供佛前,这是任何茶乡、茗山无法相比的。唐代著名诗僧贾岛畅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在《送朱休归剑南》诗中咏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誉。白居易是个饮茶大行家,他写了一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谢人送赠的四川新茶,说的是:「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眼,未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收到包封的新蜀茶,白居易立即添水煮茶尝新,并写诗致谢友人,也不忘自?F是识茶之人,他尝到的,想是那时的峨嵋雪芽了。至明朝万历年间,峨眉山高僧无穷禅师不辞万里艰辛赴京面圣,携清明雪芽为供品,神宗偕慈圣太后品茗甚悦,御赐峨嵋茶园,僧众广种此茶。公元1174年,南宋著名诗人际陆游与峨眉山的别峰大师结成忘年之交。1181年的阳春三月,大师听说陆游调任崇州,深感"相见时难别也难",虽方外之交也不免离情依依,便差寺里小僧送去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以为道别之仪。陆游高兴之余请来了两位茶道名士,取了丁东井的清泉,品茗于万景楼下的林樾中,吟出了他的百首茶诗中的佳作:"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至清康熙年间,圣主品此佳茗,命僧众年年逢清明必贡此茶,至此京华内外享誉此"第一山中第一禅茶"
  而今峨嵋山上,清明时节,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重现山中僧尼沐浴静心,口诵佛经轻捻新芽,延续1000多年的茶禅一味。承日月之精华,汲山木之灵气,蕴佛禅之慧心,得此佳茗。
  试想古寺老藤,煮茶对弈,夕阳苍松,栖霞晚风,何等清逸。"和以行之,敬以志;轻以居之,寂以养志,雪芽得之,佛近心已"
  一壶茗茶品禅味;
  半榻茶烟养性灵。
  峨眉山佛茶在发展中,从对茶的精神理念到具体的茶事活动,皆形成独特的文化归属。在佛门看来,峨眉山茶是佛之所赐,是随普贤菩萨驻锡峨眉山并以之作为弘法道场的法意,是降福于众佛弟子之馈赠。它具有却百疾、驱秽气、延年益寿疗效的同时,还具备了清心明目、智慧善根、禅悟一切人生的精神意向与菩提心向。"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颂诵,采供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