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意外变身创业对接站

  经历过创业艰难的张玉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难的就是筹集资金,而对于投资机构或投资者而言,寻找到一个好的项目,也是比较艰难的事情。如何能让双方有一个平台实现轻松快捷的对接,一直是许多机构努力去做的事。然而,让张玉没想到的是,她的茶馆无意中成为了这样一个平台创业者和投资者经常聚在这里,交流心得,共享经验,还可以进行项目与资金的对接。

  火爆的"创业者茶座"

  在初秋的沈阳,一个安静的周末,张玉举办的"创业者茶座"却火热异常,不少会员担心错过了时间,早早到达了现场。在活动现场,有创业已经步入正轨的"90后"创业者,也有企业已经做大、正想开辟一片新天地的"80后"前辈,更有已经将产品卖给了大企业的"70后"创业元老,但他们赶来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活动,加强交流,丰富思想,通过真实的案例,释疑解惑,为创业加油助力。
  下午1点左右,越来越多的人抵达活动现场。2点正式登记时,有80多位俱乐部成员到场,交流会场座无虚席。提前到达会场的人们也没闲着,在难以抑制的创业热情推动下,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及哪些行业会更容易进入,其间不断有新人加入讨论。其中,记者注意到两位年轻的创业者,一个开中餐馆,一个干快餐店,两人都是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来活动现场想寻求专家帮助,在活动前的交流中,志同道合的他们很快成了朋友。
  本次沙龙的主讲老师、企业家邓楷看到如此热情的创业者,内心十分感动,勾起了自己当年创业的往事,很愿意和这些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帮助他们寻找资金和项目。

  意外诞生的创业平台

  其实,张玉的"创业茶座"并不是刻意为之。据张玉介绍,她的茶馆生意一直不错,经常有很多持有雄厚资金的投资客来这里泡茶楼,谈生意。由于她热衷茶文化推广,也有不少大学生或者在读研究生来这里学习茶文化。久而久之,这些投资客便和这些踌躇满志的大学生熟悉了,时常会谈到一些创业的话题。
  去年大学刚刚毕业的赵美英,就是经常到张玉茶馆学习茶文化的青年大学生之一。张玉发现小赵很有思想,她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传播茶文化的培训机构,这个有想法的小女孩甚至将店名都想好了,就叫"茶博士培训机构"。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投入不大,一开始只需要借助互联网就行了,但是这也需要基本的启动资金。
  张玉就帮她联系了一个做食品的企业老总,希望对方为小赵投资。由于深谙茶文化,张玉也愿意成为小赵的股东,而且帮助小赵写了详细的项目投资报告。由于这个大型食品企业老板也很热爱茶文化,又对张玉充满了信任,于是,就投资了这个"茶博士培训机构",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运转。
  在茶博士项目成立之后,更多的创业者涌到这里来。张玉决定定期做一些创业茶座,搭建创业沟通平台,而且这渐渐成了店里的主营项目。即使创业茶座不举办的时候,她的茶馆客人也是非常多,茶的生意自然也不错。不过,显然,张玉现在更愿意做"创业媒人"。

  走向专业化的"媒人"

  "我们的股东和来创业茶馆的业内人士,在发现好的项目后,不但会进行第一轮投资,还会将项目推荐给更具实力的投资机构。"张玉说,一旦获得了投资,初创公司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前景。她介绍,"茶博士培训机构"在创业初期,得到了那家大公司的投资后,在张玉的推荐下,又获得了业内知名的某专业投资公司的投资,现在"茶博士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不但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还有不少投资机构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这样的项目越来越多,张玉也越来越有信心。但张玉表示,这个"媒婆"不好当,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沈阳针对初创公司的投资机构无论是规模,还是理念,都还有差距,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为初创公司和创业者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于创业者来说,这里有机会获得投资,可以得到业内人士的指引和帮助;对投资者来说,这里可以和创业者一对一地交流,获得产品和创业团队的详细信息,增加了投资的成功几率。
  张玉说,她将来打算和沈阳YBC创业导师团队建立联合,通过组织一些比赛,建立一个早期创业项目的发现、筛选平台,早期创业者来到这个平台展现自己,交流以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她的团队现在刚运作一个"向日葵成长计划",那些有潜质的"向日葵"(隐喻创业者)将被放在培育营地里。
  当然,她还想整合资源,创立"向日葵基金",来帮助这些创业者。"这个平台绝对是开放的,争取在创业服务的链条上构建一个我们认为差不多闭合的链条,帮助早期创业者早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人。"

  (摘自《时代商报》 王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