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

  中国茶道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吸收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精华,充满了智慧的哲学思辩,沉积了厚重的道德伦理和人文追求,展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风采,所以最能让人乐此不疲地孜孜以求。"和"便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合太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生长才是人间正道。对于茶道中的"和",儒、释、道三家有共同的文化体认,但却有不同的诠释。

  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者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在情与理上,"和"表现为理性的节制,而非情感的放纵;在举止行为上,"和"表现为适可而止,"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上,"和"表现为"礼之用,和为贵",提倡和衷共济,敬爱为人。

  道家对"和"另有其精辟的诠释。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生是阴阳之和,道是阴阳之变。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受道家"万物同根"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中特别注重亲和自然,回归自然。道家还从哲学之和演绎出养生之和。他们认为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调和而成的天地之间的灵物。茶性可令人"致清导和"。茶道养生中的"导和",是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兴现、自在自得,心于万物中悠游,契合无间。品茶应无所束缚,无所滞碍,以彻底的审美情调和艺术精神在品茶过程中吮吸生生之气,体验人生乐趣,感受人与天地万物豁然贯通的无尚快慰,从而达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

  佛家也讲"和"。佛家提倡"中道妙理",《无量寿经》中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执着,莫放逸",这就是中和的哲学理念。佛教僧团内部强调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是佛祖为整个僧团立下的修行清规,也是佛教僧众以和为贵,追求和谐的修行实践。

  在佛门茶道方面,"和"的最突出表现是"茶禅一味"。茶道是中国本土文化,佛教是外来文化。佛教文化与中土茶道文化相融和后,形成了"茶禅一味"这僧俗共赏的新文化。"茶禅一味"充分体现了中国茶道在文化方面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正因为一个"和"字在茶道中有如此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历代茶人都以"和"为茶道的灵魂,把"和"视为茶人的襟怀,茶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