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叶产业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历史导入

在过去的200年里, 台湾茶叶种植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与野生茶叶无关, 茶园与野生茶没有关系。目前台湾生产的茶叶袋、乌龙茶等优良的本地品种, 是由来自福建的祖先茶品种, 早期的茶叶技术也从福建茶师傅到台湾任教, 因此台湾的茶叶制作和加工,乌龙茶原产于福建。

鉴于茶叶作为台湾重要的经济作物, 清代鼓励茶叶生产。当时, 台湾北部为一地处女地, 种植茶树的发展异常好, 质量也不错。因而沿着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大, 新店, Kilong 溪丘陵地区种植茶树, 农民更多地为副业泡茶。

嘉庆时期 (1796-1820), Kozhi 从福建武夷引进茶种, 种植于鱼窖 (现为台北县瑞芳区), 传说是台湾茶树种植的开端。

清先锋 B 年 (1855), 林穴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茶苗, 栽于冻顶山, 传说是冻顶乌龙茶的产地。

台湾茶叶开始发展的茶叶类型只有台湾独有的乌龙茶, 到1873乌龙茶滞销, 茶馆将被运往福州茶叶的另一侧出售, 后来光绪七 (1881), 有吴府老人, 来自福建汤加, 在台北开设了 "源龙" 茶厂, 经营生产的茶叶袋, 为台湾启迪茶叶的精炼包装, 开创了先河。

在日本时期, 台湾茶叶的主要发展是 (a) 扩大茶园种植面积, 最繁荣期为4.6万公顷以上。(二) 促进当地优良品种, 包括绿色心乌龙茶、绿心、大叶乌龙茶、硬枝心等四种著名树种。(三) 成立茶叶工业实验研究院, 积极推动红茶生产。(四) 建立茶叶出口检验制度。

1964至 1967, 政府除了辅导茶园更新机械和采摘技术外, 还研究了碎红茶的制造技术, 建立了该省破红茶的国际市场,并辅导东华联和台东红茶的开业。

1968台湾省政府精简组织, 统一权力, 合并茶叶产业技术研究单位, 建立台湾省茶叶产业改良领域。

1973生产的茶叶在全省累计达2.8万公吨, 出口到2.3万公吨以上, 其中绿茶占 78%, 创下全省历史最高纪录的生产和销售。

在 1974, 由于世界能源危机, 由于新台币升值, 劳动力短缺, 工资高, 台湾茶叶逐渐丧失竞争力, 1986 出口量降至1万公吨, 不到总产量的42%。换言之, 台湾的茶叶主要是从过去出口的, 逐步进入国内销售, 生产和出口茶叶为主的大型茶叶厂早有400多家, 到目前为止只有50家, 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省内的各种泡茶自制的农民, 现在超过8000。在台湾, 茶叶和乌龙茶的生产和加工也被政府机构用来提高茶叶的质量, 利用新技术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技术。已逐渐演变成格子, 其外观和香味与大陆乌龙茶非常不同, 茶叶也是根据其生产环境的特点开发出各种特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