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汤里的礼仪

一杯茶汤里的礼仪

利休七则提到"茶要点的合口;炭要放的能烧开水;插花要插得如同开在原野中;茶室要使人感到冬暖夏凉;凡事应未雨绸缪;关怀同席的客人;赴约要守时。"
落实到生活中,一杯茶应该更着重于让宾客感到舒服。茶是温暖的,茶是体贴的。以茶待客,自然有着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礼仪。
茶品的选择

泡什么茶,取决于来客。熟悉的客人,了解喝茶的喜好,可以选择相应的茶品;如果是初次或是不熟悉,先询问客人平时喜欢喝些什么茶。对于脾胃虚弱、容易失眠者、身体状况不佳的客人,尽量避免绿茶,没有年份的白茶、生普,而选择发酵度高的红茶、熟普。如果客人表示都可以接受,由主人选择心仪的茶品。因人泡茶,对客人以更多的关注与体贴。
品茗环境的布置

一个优雅的环境让品茗更有趣味,茶室雅致并不在于场地有多大,器物有多贵重,而在于茶主人点点滴滴的用心。茶具洁净,不染尘埃;茶席整洁,席上没有多余的物品堆放;茶具与茶有着恰到好处的搭配;用心的主人,会应景地在桌边的几台插一盆雅致的花。点点滴滴,营造着一个心意满满的品茗空间。
泡茶人

泡茶人是整个待客流程中的灵魂人物,着装宜素雅,可略施薄妆。不宜浓妆艳抹,忌涂抹香水,忌涂抹艳丽的指甲油。泡茶时,不大声喧哗;轻拿轻放,爱惜茶席上的每一件茶器。

茶泡时的礼仪

了解茶的特性,选水、择器,冲泡出茶最好的滋味,应该是对客人最好的尊重。一泡好茶,因为不谙茶性的人冲泡,没有展现出该有的滋味,是一种遗憾。

冲泡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吸掉滴落在席面的茶汤,保持茶席的整洁干净。关注茶杯里的茶汤,用杯泡绿茶时不要等到茶汤喝干再添水,在茶汤剩1/3时就要添加;用公道杯分茶,小杯品茗时,待客人喝完茶,再添加下一杯,如果客人长时间一杯茶汤没喝完,需要帮客人倒掉冷茶,换上热茶,并询问茶品是否喜欢,需不需要换其他茶。

茶汤注入盖碗或茶壶,如果采用回旋式注水,用右手者以逆时针的方向注水,如果用左手者以顺时针的方向注水,都是从外往内,表示对宾客的欢迎,反之表示送客,不欢迎之意。茶水在杯中不过满,大杯泡茶,七分就可,小杯品茗七至八分满。茶杯过满,拿的时候不方便,容易烫手。
分茶时,先照顾席上的长者,为长者先奉茶,接下来则以从右往左的顺序奉茶。在茶桌上没有上下级之分,讲究平等,所以除了为长者先奉茶,其余都以从右往左的顺序奉茶。将茶杯放置到客人的面前,行伸掌礼,示意客人用茶。

绿茶、红茶、黄茶一般3~5泡后需要换茶,老白茶、乌龙茶、年份生普、黑茶7~10泡后需要换茶,主人应避免茶汤索然无味,依然在给客人斟茶。

喝茶容易产生饥饿感,需要搭配一些茶点。等茶过三巡,为客人奉上茶点。茶点在选择时宜精巧细致,吃的过程中不会有碎屑掉落,以小碟盛放,每人一份,客人用完茶点,叉、纸巾等可放入碟中,保持桌面的干净。客人用完茶点后,及时撤走茶点碟。

"一期一会"是茶道的重要思想,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每一次的以茶相聚,此情此情,不能重来,是唯一的经历。这值得我们全情以待,认真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客人都感觉到身心舒适。
宾客礼仪

参加一次茶聚,作为宾客也有相应的礼仪。按时出席,如有特殊情况要晚到的,先跟主人打好招呼。如果有时间准备,一盒小小的茶点,几块自己制作的点心或一束淡雅的小花当伴手礼,也是极其贴心的。

茶虽是人际交往的载体,一场茶聚或许朋友聊天叙旧是主,品茶为辅,但是依然需要遵循一些礼仪。入座时,若席上有长者,将出入方便、离泡茶人更近的位置让给长者。认真品鉴茶汤,至少是茶的前三泡。端起杯仔细闻闻茶香,分三口喝完杯中的茶,用心体会茶滋味,对主人的好茶不吝赞扬;席间的交谈尽量轻声细语。一名用心的主人,备以好茶、好器,客人对此丝毫没有共鸣,会是最遗憾的事。

每次主人添茶时,表示感谢,可以语言表达,也可以行伸掌礼致谢。如果茶品不喜欢,可以少喝或者不喝。如果身体不适宜某些茶,可以跟主人先讲。席间,保持茶席的干净整洁,包及钥匙等各类物品不应该放在茶席上,席上沾上茶汤要及时用纸吸干。与大家一起喝茶,不要手机不离手,一边喝茶一边翻阅手机是失礼的行为,若非紧急,手机可以放到一边,专心融入到茶会中。如果有急事要接听或拨打电话,先与主人打个招呼,离开茶席通电话。茶会结束,要向主人表达谢意。

一次宾客尽欢的茶聚。茶,作为沟通的媒介,不仅仅是解渴的一杯水,它丰富了聚会的内容,增加了聚会的文化气息。(作者:唐彬彬 资料来源:茗边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