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陶•柴烧作品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柴烧: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柴烧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种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会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着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依附于陶坯上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正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柴 烧窑内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与一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 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柴烧作品有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这正是柴烧陶艺家们为它痴迷并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