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水白陶的魅力与收藏前景

摘要:商代后期是我国白陶器的高度发展时期,其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从有些白陶器的形制和纹饰看,显然是仿同时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为珍贵的工艺美术品。由于白陶器胎质坚硬洁净,所以在夏、商时期多被统治阶级所占有。到了西周,可能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已经很少发现或根本不见了。这是中国陶瓷史对白陶的记录。现在建水又使这一珍贵品种得以重现陶林,而且提高了工艺水平,增加了文化含量,使白陶艺术重放光彩。

建水白陶(这里指粗陶之后的细白泥制作的陶器)在烟斗时代大量出现过,但随着黑陶的出现,白陶便开始慢慢衰落,形成了以黑为贵的偏见。在今天存世的老陶中除烟斗外,其它器具是极少见到。这种偏见到工艺美术陶厂成立以后还一直沿续着,时至今日虽有少量白陶产品,但也还没能摆脱以黑为贵的偏见。这与柴窑时代黑陶不易烧造,成品率极低有关,再有就是以陶的质感、陶的成色来看,黑陶要比白陶感觉沉稳厚重些。

但是我为何对白陶情有独钟呢?这得从我的填彩水墨说起,在我做陶之前,建水陶都是白描式的书画装饰,偶见套一两色者。我是学画之人,做陶以后就想把国画中各种效果运用到陶上,以陶当纸成了我创作、追求的目 标。最初我也在黑陶上作过不少尝试,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我发现在黑陶上表现这种效果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就如同在黑纸上画水墨画,最终结果肯定是出力不讨 好!于是我移情白陶,在白陶上作画才能真正做到以陶当纸。经过几年的探究我成功地把工笔重彩、没骨、写意水墨等国画技法移植到了陶器上。通过与器形结合, 与陶色的呼应,呈现出一种同于纸又异于纸的特殊效果和韵味。

白陶的收藏优势分析

白陶现在各陶在厂地皆少有生产,很多只是当颜料使用,很少用于制作器具,特别是有艺术性的就更不多见了。这就为建水白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虽然瓷器是白色的,也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准,但是瓷器和建水白陶相比过于华丽,没有建水白陶的古朴韵味。

建水白陶延续了建水陶的独特刻填工艺及磨光工艺,经1200度高温烧成,成色有象牙黄、烟灰黄、还有青黄间的,胎质细腻坚硬。白陶填出的画面效果清馨素雅、色调古朴、文人气息浓郁,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

白陶以其独特的色彩与文化品味可以算是陶中的稀有品种,具备了收藏的条件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