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之美·制器

历经数载陈腐的膏泥表面,青苔层层满布,苔藓的厚度和颜色,犹如树木的年轮一般,使得膏泥的年岁一目了然。

从藏泥封布被揭开的那一刻起,便宣告了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揉捻】刮去青苔,显出膏泥本色,工匠便开始对其进行揉捻。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每一寸膏泥都必须经过足够的挤压才能将积藏的气体排出,并进一步平衡水分。若是膏泥不够紧实,湿度不均,烧制后的陶器表面就会出现气孔,甚至变形、开裂。

【设计】膏泥,细腻而柔软,以之制器,坚实细润,品相极佳。但膏泥亦因含水量高,在烧制过程中易坍塌变形,从而对制器有着极高的要求。故而,膏泥的细腻程度,决定着制器过程的复杂程度。

对于一个出色的制陶艺人而言,在对膏泥的泥性了然于心之后,便会将膏泥的色彩、细润度、黏着张力等特征,与设计图与实样的统一性、可操作性、艺术性、功能性相结合,着手造型设计。

陶器的造型不仅仅是简单点、线、面的组合,而是拥有独立的视觉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变化与和谐、平衡与适称、节奏与韵律……陶器的形式之美,皆以此为表达。

【拉坯】旋转的轮车是坯体诞生的舞台,在旋舞中初具成形,带着独有的韵律和美感,透出魔幻的气质。一个优秀的拉坯工匠,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来熟悉手法、磨练技艺,才能拥有让膏泥在指尖变换的魔法,使得图纸上平面的线条转化为立体的实物,完成第一次艺术造型。

【阴干】坯体完成之后,需要时间静置定型,蒸发多余水分。阴干的时间取决于当季气温的干湿程度,以及工匠对泥性掌握的程度。

【粗修】当坯体形状初定之后,便要经过轮盘旋削来去除毛糙,坯体开始呈现出一种初始的形态,谓之第二次艺术造型。膏泥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分不易渗透,对陶器的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一次又一次旋转削修的同时,也使得坯体干湿愈加均匀。

【装饰】湿坯装饰,是建水陶特有的一种装饰手法。湿坯的立体感有别于纸张创作,要求书画家对器皿的弧度拥有准确的把握度。技艺娴熟的书画家可以做到一气呵成,尽量避免了湿坯因长时间暴露而造成的过度干燥。

书画的运用,使得陶器艺术性的表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但所有装饰皆服务于器,唯有与器韵和益彰,方为上品。

【阴刻】阴刻,亦是建水陶特有的装饰风格。足刀游走于坯体上,畅如流水,深浅相宜。力过则坯透,不及则无法填彩。镂、剔,两个动作循环反复,看似简单,却需极其纯熟的技巧方能完成。

陶茶居专工填刻的匠人皆为女性,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耐心,是胜任这项工作的首选。但只心细如尘,耐性卓然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长年累月的训练和积累。在这里,最年轻的刻工至少从业五年,资历最老的入行已过二十载。十四名资深刻工,是陶茶居品质的保障,更是陶茶居宝贵的资源与财富。


【阳填】阳填,与阴刻相对。只闻阴阳二字便可窥其意,两两以对,相反相成,此处的阴刻阳填,自然没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高深,有的只是最为浅易的表达,将阴刻挖去的部分以彩泥填充盈实,如此,阴阳合一。

阳填的彩泥,皆以天然彩色泥料调制,对于干湿度要求极高,水分过多会使坯体软化,过干泥料附着性不足,无法填充。填泥的湿度与母坯自身湿度并不一致,因而干燥过程中收缩率略有不同,使得填泥的过程同样需要反复为之,通过不断的填充、挤压,才能使填泥与坯体粘合如一。

【二次阴干】第二次静置阴干的过程,是填泥逐渐融入坯体的过程,所需时日各有不同,只待二者整合如一,方为工成。

【刮坯】这一道工序,刮去充盈溢出的彩泥,装饰字画形貌得以初现。对力道控制极为讲究,如此才能将坯体整体的平整度保持到最佳。

【精修】精修,被称作第三次艺术造型,去除有碍观瞻之处。器型的线条之美,特有之处的呈现,皆在于此,因而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轮盘再一次飞旋,工匠修炼多年的一双妙手,使得器坯在周而复始的韵律中渐臻完美。

【三次阴干】不假外力,全凭自然而成,注定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件陶器耗时三月有余,大件往往长达一年之久。此时的器坯,需要时间来使之坚固、稳定,因为接下来,它所面对的,是烈火的考验。

等候,是为了更美的呈现。

由膏泥到器坯,严谨、和谐、完整的传统工艺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古语有云: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陶茶居以"合"为贵,集众匠所长,将手工制器演绎到了极致,使得田记窑的每一件作品都拥有自己的生命,彰显出独有的艺术个性。

我们相信,手工的真谛,在于有人愿意用时间和生命去投入,去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