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千载,借古开今的滇濮茶人

  --当代十大茶文化名人,茶界"文中公"蒋文中教授
  2005年,蒋文中的第一部专著《中国普洱茶》使他的名字响遍了茶界,这是第一部由茶文化学者编著的中国普洱茶书籍,全面客观、系统地描述普洱茶承前启后的历史长卷,具有专业性、科普性、趣味性特点。2006年蒋文中的《中华普洱茶文化百科》《爱随茶香》和2008年的《古茶乡韵》及2009年他主要撰写和主编的《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及2010年《云茶大典》不断轰动了茶界。
  2005年,蒋文中的第一部专著《中国普洱茶》使他的名字响遍了茶界,这是第一部由茶文化学者编著的中国普洱茶书籍,全面客观、系统地描述普洱茶承前启后的历史长卷,具有专业性、科普性、趣味性特点。2006年蒋文中的《中华普洱茶文化百科》《爱随茶香》和2008年的《古茶乡韵》及2009年他主要撰写和主编的《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及2010年《云茶大典》不断轰动了茶界。
  "滇濮茶人"是蒋文中教授的别名,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民族文化、茶文化及旅游文化等研究、教学等工作。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发表科研成果500余万字,20余部专著及专业学术论文100多篇。被誉为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使者,茶界的"文中公"。2008年被评为中国陆羽奖首届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使他的名字蜚声海外,响彻四方。这沉甸甸20余部专著,历时20余年,其中的茶史茶人共描写从三国直到今日各式人物,正是这位富于开拓精神的文化学者将笔下的历史及人物,用现实主义的写实与形式上作了浪漫主义的结合,使得他笔下的历史及人物被刻画得真实、深刻、感人,仿佛让我们回到远古,一次次重温种茶、制茶、贩茶的茶马古道历史。书上圣贤奇才的传神刻画,俊女雅士的个性描绘,诗词、书法巧妙穿插,云南美景、茶山茶人、风土人情、制茶背景的典型性撷取,构筑成一部中国茶文化大河中最美丽、最深情的云南普洱茶史记,读来让人心神震撼!
  "文中公"以他超众的才华与独特的创作,大胆地剪取一段又一段华彩的历史诗篇,并将其铺陈开来演绎成章,让人物在历史氛围中抒发情怀,让真实的历史,专业的术语在他笔下生辉,各尽所能、虚实互补、情景相叠、图文并茂、厚重与深刻,那空前壮举的辉煌,博大与蕴含,使他的著作成了非同凡响的旷世之作,无可置疑地载入当代茶文化史册。人们记住了这位承接千载,借古开今的滇濮茶人。
  蒋文中教授著书制茶理念及风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制茶理念来源于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蒋教授所制作的茶品在传统工艺美的基础上,更体现文化内涵,追求茶品在艺术上的升华,蒋教授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尤为超前,在其茶品制作上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体现。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自身的这种文化意蕴也由他和他的挚友、知音及很多学生传承传播,形成一种源源不断的文化流传,浸透着茶人品格、孕育着德才心胸。
  今天的事实证明,经典的茶品,既不是"传统"所能完全说明的,也不是"现代"所能完全诠释的,惟有"借古开今"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为此做出品评,因为"借古"不是"复古",更不是对传统的照搬;"开今"也不是对传统的摧毁,恰恰是对传统的建设。"借古开今"的真正含义是以现代意识交发扬传统,为传统开辟新的领域,创造传统普洱茶的新天地。他认为中国茶文化伟大传统是开放的,它不仅教会人们去模仿,且教会人们去创造。
  读"文中公"的书,品滇濮茶人的茶,印证的正式这一点。蒋教授是一位学养丰富、富有哲思的学者,他没有因《中国普洱茶》、《中国普洱茶文化百科》、《云茶大典》、《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等茶著的出版而固步自封。多年来,他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脚步,在承接千载的华夏文明和古老的传统文化中,从一点一滴入手,努力撷取云南各民族最闪光耀眼的精神成果,并在获得外来茶文化观念和方法的滋养中,在传承的重负和创新的艰难中,创制出"金花"普洱,开创了云南普洱茶又一新时代。
  滇濮茶人的茶品制作上都是以固守民族文化精神为前提,它的茶品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茶品,具有书香茶香之韵,这一切都是源于他对每个山头茶青的深刻认识,因质取料,因料赋意,发挥茶青的最大功用。这些看似简单,人人可做的茶,实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实践,还离不开与生俱来的天分,自幼接触茶、学习茶,专业的学习,名师指导持续深造,不但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痴迷与执着,更有一份得天独厚的制茶灵感。滇濮茶人在选料、制作上总是别具匠心出人意料而又总能发掘出普洱茶青的最大价值,他曾多次说,古茶纯料虽然好,但毕竟产量不多,而且价格高,不能普及大众,只适合少数高端茶客。热衷追求普洱山头古树纯料,甚至追捧单株普洱,这对于普洱茶发烧友和藏家玩茶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制茶人只能默言不能去追捧。如果要把普洱茶当作一种事业,当作一种产业来做,必然还是对普洱茶的生产制作和口感及自然后发酵的存储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盲人摸象地评论山头,讲一口料。如果制茶者不明白这个厉害关系误入歧途,只会让云南珍贵的古茶资源过快丧失,只会让著名产区的好茶因掠夺性采摘而品质降低,使普洱茶产业之路越走越窄。他言出必行,不仅向茶农、茶商宣传,而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及同行。
  蒋教授知道我是个古纯普洱痴迷藏家,一下子要改变我的观念可能不行,就将他制的拼配茶给我品尝,要我给意见,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每次我都召集茶友进行品鉴,认真地将结果整理出来,说实在的,开始我还有些怀疑拼配茶能否做到像红酒中拉菲一样的品位,让人过口不忘。但喝了几年蒋教授越做越好的茶,我不得不相信了。喝茶人都爱用茶说话,每次品鉴蒋教授的茶,都有一种莫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特别的气韵和冲击力,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的陶醉感。对他制作的普洱茶,包括山头古纯和拼配,每一款茶我都感到非常有特点,与平常喝的茶确实是有很多不同凡响的地方,特别是其中的拼配茶,一问才知是他自创的原料拼配和传统工艺所致。他又对我说:"做古树纯料比较简单,只要肯花钱,严格按照传统古法工艺就能出好茶,拼配茶难就难在口感的协调上,我自创十八山及二十一山精配茶,是多年时间认真研究出来的成果,成功地运用十几个和二十多个茶山,六年内不同年份的原料做拼配,做出一款综合口感非常好的拼配茶,它既有南糯山的郁沉香气、冰岛的水化生津,又有班章的苦而化甘,更有易武的柔绵顺滑,茶友对它评价很高。"从蒋教授的言语中就感觉到他对这款茶的自豪与自信。
  蒋教授见我感兴趣,便接着说:"拼配是对茶叶品质口感的更高要求,体现一个茶人在茶叶制作中对好茶理想境界和技艺的追求,好的拼配茶,凝结着一个有水平制茶认对茶的理解和永远的期盼。虽然至今仍有不少爱茶人轻视拼配茶,不少认对古树纯料津津乐道,一味追求。我虽然不能全力阻止,唯一可做的是用我自创的拼配茶去引导一帮人转变观念"。本来在茶界追古纯这个风潮中凭借教授的地位、名气、人脉完全可以趁机捞一把,可他没有这样做,坚持一个做茶人的良知,坚持用扬百山之长,避千家之短精心的做好拼配茶,在传统的工艺配方上,不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配方,非常用心的做好每一款茶,不断追求做出茶中的"拉菲"。
  借古开今又是蒋教授制茶又一特色,当今普洱茶林林总总,要真正制造出悦己感人的普洱茶品,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你不仅要识茶、懂茶,还要会品茶、爱茶。制茶人不仅会制茶,更要懂得为什么制茶,怎样从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品味等等的丰沃土壤中去吮吸养料,传统熟茶特别是一些技术不纯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固有的渥堆味没有几年陈化是散化不掉的,加上口感单调,茶客不易接受,如何解决这一口感矛盾,蒋教授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湖南黑茶"金花"益生菌,不但对人体有抗癌能力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而且能形成茶叶香甜润滑的口感,而少量的普洱茶也同样存在这种益生菌"金花",这种有"金花"的普洱茶滋味更醇和、甘滑。奠定这一理论后,蒋教授和著名制茶人魏建国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试验,让普洱茶也开满了"金花"------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普洱产品"金花普洱熟茶"。在这基础上他们乘胜追击,结合黑茶和普洱茶的发酵技术进行反复试验,成功地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解决了目前普洱茶深度加工利用的一些研究课题,于2009年终于成功地生产出了第一批"滇濮茶人金花普洱茶",茶经湖南农业大学国家茶学重点实验室等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多方面的生化研究,证明该茶中的黄色优势菌群属"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保健茶"。该茶在压制成砖后,经一定时期的存放,砖身内逐渐生出少量形似"米兰"呈点状分布的金黄色颗粒,看上去花体清晰,嗅之有菌香味,泡饮时,汤色较一般熟普更红艳明亮,滋味更醇厚顺滑,回甘极甜。笔者曾藏了不少老茶、好茶,也品了二十多年普洱茶,从没有为一款茶这样莫名激动流泪过,也许是蒋教授借古开今的精神感动了我。
  什么原因能令滇濮茶人的茶品与众不同,被茶客尊称为专家茶呢?经过笔者与滇濮茶人的交流才解开这个迷,原来滇濮茶人的普洱茶用料十分考究,大部分选用稀少的芽叶大、叶张肥厚、色泽油润均匀的云南高山野放型毛茶为原料,经过特殊复杂制作工艺而成,无论生茶、熟茶都必须承接千载,坚持用最古老的晒青技艺,坚持走阴阳和谐路线,让天、地、山、水、人相融,让五行相生,既阳光爽朗又绵柔甜滑,尤其是第三代灵孢金花普洱茶,在传统发酵工艺上充分吸收了茯茶的选料、筛选、渥堆、压制、发花、烘干等二十多道工序,成功地得到普洱茶类难以具备的优势菌种-----"金花",因有该优秀益生菌,使滇濮茶人"金花"熟茶的叶底不像传统熟茶那样炭化或腐烂,保持质地柔韧有活性,黑褐均匀,并且能迅速消除普洱熟茶的粗青味和因发酵中产生的几年不散的"堆味",在茶汤滋味表现上,更为香甜醇润厚滑和耐泡,甜味更加纯正。滇濮茶人金花普洱茶的研制成功,无疑为普洱茶加工中的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打开了又一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创新一代普洱熟茶的先河,叶开创了云南普洱茶的又一新时代。
  邝信和2012年8月3日写于广东
  注:文中部分资料来自周其辉先生主编的云茶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