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星巴克梦想

中国茶的星巴克梦想

  如何造就商业品牌,如何创新技术,如何铺设市场通路。美国的星巴克、英国的立顿提供了两条可资借鉴的路线

  160万元一盒的普洱茶,128万元一斤的西湖龙井,地方政府和商家的合力炒作正在提高中国茶叶的身份。就像四个世纪前的"郁金香泡沫",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普洱茶价格似乎是必然破灭的泡沫。除此之外,普洱茶和国内其他茶系一样,面临着共同的困难,比如如何造就商业品牌,如何创新技术,如何铺设市场通路。美国的星巴克、英国的立顿提供了两条可资借鉴的路线。而在成为星巴克或者立顿之前,流派纷呈的中国茶的身份基本上仍然是:产区品牌,以及尚欠商业化提炼的文化品牌。

  追赶星巴克

  1994年,18岁的福建安溪茶农魏桂林前往汕头卖茶,途经福建漳浦县时,看到了一则"海峡两岸乌龙茶评比大会"的广告。他随即折回安溪老家,拿了两盒茶叶参加评比,结果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优秀奖。

  评比会后,举办方台湾天福茶业公司的总裁李瑞河会见了获奖者。李瑞河当时的一席话让魏桂林至今难忘:"世界上最富的农民是台湾的茶农。他们的年人均收入相当于78万人民币。"

  李瑞河的话给了魏桂林很大的激励。数年之后,魏桂林成为了福建魏氏茗茶的总经理。在经营方略上,他也是李瑞河的追随者。可以说,在整个福建,李瑞河的经营方略影响了整整一代茶人。

  在国内茶界,李瑞河是个传奇人物。天福原本是台湾的一家中小茶企,在台湾一度濒临倒闭,在1993年进入大陆后,李瑞河借款2000万开始发展,终于重获新生。如今,天福茗茶在国内已经拥有500多家连锁茶庄,仅北京一地,就开了50多家茶店。同时,就像星巴克跟随美国人的脚步进入世界各地一样,天福的茶店也跟随华人的的行踪进入了欧洲和美国。

  李瑞河将一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带进了大陆的制茶界。天福茗茶的培训是根植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茶叶、茶文化。李瑞河尤其强调对于卫生的要求,甚至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被要求进行厕所清洁培训。李瑞河以公司董事长之尊,以60余岁的年纪,亲自带领新员工到店面卫生间,教授厕所清洁要领,他率先垂范,戴上塑料手套,清洗便器。

  天福茗茶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服务标准,在李瑞河的"非常举动"中得以建立并继承下来,成为天福茗茶的文化。

  李瑞河的抱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数天前的5月16日,天福投资2亿元创办的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漳浦开始招生,首批招生的专业有五个系。"这些年,茶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很快。但茶业教育很滞后,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中国茶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李瑞河在开学讲话中说。

  魏桂林认为,如今的天福在资金、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上,都领先同行。在他看来,天福是最接近星巴克的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