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从“杯子”到“壶”的演变

盖碗形成之初不是用来冲泡的,她就是个直接饮用的杯子,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非常实用,看汤色,辨浓度,观叶底,简单、明了、真实,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期",直至审评的专用器。

盖碗是陶,瓷烧制而成,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在茶事中广泛使用。

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

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三件头在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唐代有雏形,一直到清代定型小小盖碗穿越数百年才有今天三位一体的模样:一盏、一盖、一碟式的盖碗。

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

上有隆起的茶盖,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

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

用有盖的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

盏托的民间故事:唐代,有一姓崔的官员,爱好饮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聪颖异常。因茶盏注入茶汤后,饮茶时很烫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垫托在盏下。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遂又想一法,用腊在碟中作成一茶盏底大小的圆环,用以固定菜盏,这样饮茶时,茶盏既不会倾倒,又不致烫手。后来又让漆工做成了漆制品,称为"盏托"。此种一盏一托式的茶盏,既实用,又增添了茶盏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庄重之感,遂世代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