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痴”王和川收藏茶叶15年

  原题:他有一个茶世界--收藏茶叶15年,朋友称其"茶痴"

  "你知道吗,茶叶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当王和川讲起自己的收藏品--上百块大大小小的茶饼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这位收藏达人有着15年收藏茶叶的经历,朋友只要提起他,都少不了说到他和茶叶的故事,有的干脆笑称他为"茶痴"。

  茶饼中,看到大千世界

  王和川有个茶馆,在椒江区枫南路上。就在那个700多平方米的地方,不同模样的茶饼被王和川摆放得规规矩矩,错落有致。这些茶饼,有的是他采的,有的是买的,还有一些是和别人交换来的。他给茶饼都制作了"名片",摆在一旁,王和川说,"是为了方便展览,专门写的"。

  "这是普洱茶,有各种形状,小的像药丸、圆球、圆饼,大的像南瓜、巨型饼、大匾;这是熟茶,它整洁秀直,口感甘甜润滑,味道里有荷香、枣香、参香;这是武夷岩茶,有3年的历史……"王和川只要介绍起自己的藏品,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怎么也止不住了。在他的讲解下,一块块茶饼仿佛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在灯光下展示着魅力。

  "茶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馈赠,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古老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茶除了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神草、养生的仙品,还是特殊礼仪的道具,在国际交往中是重要的国礼。"王和川说,来自不同地方的茶饼,都包含了采茶人的故事,能在茶饼中看到大千世界,看到不同的文化差异。

  "很多人发现不了茶的美,就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茶。"这是王和川常挂在嘴边的话。

  恋上茶香,成收藏达人

  今年45岁的王和川从30岁起,就开始收藏一些普洱茶。如今,各种茶饼已是他"心头最爱"。有好友笑着说道:"如今他家收藏的茶饼中,单单普洱,足够供他整个晚年喝个够了。"

  王和川的茶饼情结,要从他还在当厨师那会儿说起。王和川年轻时在仙居当厨师,每天离不开柴米油盐。有一次,他在朋友的介绍下,看到一块茶饼,包装很精致,就带回了住处。只要一有空,他会拿着茶饼仔细观赏,也渐渐对茶产生了兴趣。

  之后,王和川自学了有关茶的保存方法。他介绍,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不一样,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后来,王和川对茶的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为此他放弃了从事13年的厨师职业,专心研究茶。他还买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对照自己收藏的茶饼做起了笔记。

  采茶品茶,生活简单有味

  15年来,只要一得空,王和川就四处打听出产茶的地方,寻觅好茶。时间一长,也交了不少茶友。只要一到产茶季节,茶友之间就互通信息。为了方便交流,2009年他在椒江开了一个茶馆。

  每年阳春三月,王和川都会徒步爬上海拔1800多米的云南南糯山和布朗山。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他要走10个小时的山路,只为采到最好的普洱茶。"普洱藏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空间,会有不同的品性。克服高原反应和10个小时的山路,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看到新鲜的茶叶在手里散发着香气,那时候的满足是无法形容的。"王和川笑着说。

  为了买一块中意的茶饼,他往往会跑上好几趟,去跟卖主讲价。有一次,他看中一块茶饼,但卖主说那块茶饼只用于展览,不肯割爱。他为了说服卖主,"五顾茅庐",最终以诚意打动对方。

  除了藏茶、寻茶外,品茶也是王和川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王和川说,茶能定心,只要他一看到茶饼,就能静下心。"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一走进茶饼收藏室,心就安静下来,什么烦心事都会忘记。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就去看看茶饼,之后就能睡得很香。"王和川说。

  "'茶道即禅道',参得透了,人会简单很多。"王和川相信,品茶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他还专门请人根据品茶时的心境题字,挂在自己的茶馆中,与茶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