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籍中医师的“茶文化观”

James Thirlwall是一位英国的中医师以及茶文化推广者。他曾在中国、日本等国旅行,中国的各种传统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从此喜欢上了中国茶。回到英国之后他在牛津东南部的Reading继续学习了中医和针灸,并成为了一名针灸治疗师。

最近他成立了一个名为"CHAYOU"("茶友")的社交群,不时地组织茶会,在同样以茶为国饮的英国传播中国传统茶文化。

我去参加James Thirlwall的茶会很有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意思,因为正和我的导师策划下学期(Hilary Term)组织以"中医本草与茶"为主题的系列seminar=

所以上周某天收到导师发给我一封邮件,告诉我有这么一个人学习中医,好像也很懂茶,当天要在牛津的Ashmolean Museum举办一场茶会,希望我去打探一下是否有可能请他来做一场报告。

可惜我收到邮件的时候通常都晚一步,茶会已经结束了。但我在facebook上跟踪搜索,发现"CHAYOU"过几天还要组织一场名为"寻秘中国名茶之夜"explore the great teas of China)的茶会。

其介绍中的"任何对茶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从这个最早发现并继续生产着世界上最好的茶的国度(中国)开始"让我自然产生了好感,同时也带着几分对"茶与中医"的好奇,于是我报名参加了这场茶会。

茶会在一处花园中的小木屋进行。11月的英国夜晚已经很冷了,木屋里有一个生火的炉子,添上柴火后,屋子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James着一身黑色,开车带了全套的功夫茶工具,包括两大桶泡茶的矿泉水。他很快熟练地布置好了茶席,并且选了一张中国的古琴CD作为背景音乐。闻香杯、品茗杯、紫砂壶、盖碗、公道杯陆续在茶席上找到了妥当之处。

待客人陆续到齐以后,James娴熟地投放茶叶,悬壶高冲,洗茶,烫杯,分茶……当沸水激发出的茶香开始在室内弥漫,若有似无的古琴声萦绕耳畔,这种场景几乎会让人忘记是身在异国他乡。

来的客人虽然都不会说中文,但有的或者到过中国,有的买过或喝过中国茶,在他们眼里,与英国茶相比中国茶实在是太过复杂难以理解。

James当晚安排的几种茶类也极为用心,按照发酵程度由轻到重分别选了白牡丹、西湖龙井、铁观音、水仙、普洱五种茶,希望能通过一场茶会能使大家对白茶、绿茶、乌龙茶、岩茶、黑茶五大茶类都有所了解。

大概因为英国人太熟悉红茶了,所以他并没有选取红茶,但是早到的人却得以以"祁门红茶"作为starter。因为在当晚的客人中,我是唯一来自中国且有茶叶研究的背景,所以James一开始就开玩笑说他得向我学习了,但实际上他对中国茶叶知识的了解可能更甚于我。

简单介绍完六大茶类的主要特点后,他推荐说冬季应该饮红茶,因为红茶性温,而对水温的控制、茶叶储藏等客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也分别一一作答。他对茶与身体、中医治疗与气的关系的理解让我特别感兴趣。

比如他认为饮用绿茶可以缓解头痛,因为头痛是阳气上窜引起的,而绿茶则可以"降阳"。当我们闻过自己手中的闻香杯以后,James建议大家和身边的人交换闻香杯,会发现同一道茶但经由个人身体接触之后,茶的气味也就发生了变化:

身体强壮的人,自身气场强,因而茶香留在杯中的时间强烈而持久;身体弱的人则会更多地吸收茶的香味,残留的茶香也就淡薄而短暂。

以下是我和James之间关于中医、身体以及茶文化之间的一些交流问答:

肖: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中国茶的?

James:2008年,当我途经香港去澳大利亚的时候。我到一家茶叶店第一次买了中国茶和茶盘,我现在还每天使用这个茶盘!我买了一些茉莉珠茶和茉莉花茶。当我到达澳大利亚的时候,我很担心入境处的官员会没收我的中国茶,但很幸运他们没有,从此以后我就开始爱上中国茶了。

肖:你是在哪里学的中国茶?

James:我跟一位在牛津访问的中国老师潘明明(Ming Ming Poon)学的。我也跟我的中医老师Andrew Nugent Head交流和讨论,他曾经在杭州有茶园。同时我也看了很多关于中国与台湾茶文化的书和纪录片。

肖:你觉得茶与中医(TCM)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James:所有的事物和饮料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所以茶对中医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举例来说,如果有太多的"",绿茶就有助于让身体""下来,在寒热之间调节平衡。但是,如果体内寒气太重的话,太多的热反倒会让身体状况更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喝一些性热的茶。

肖:你是怎样理解品茶与身体感知之间的关系的?

James:如果我们每天太过于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身体"的话,是很难体会到茶的对身体的细微和精妙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暂时放下繁重工作花一些时间来认真地泡一壶茶、品茶,那么茶就会向我们的身与心的感知敞开大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热、寒、气的流动、心智的清晰、胃的暖、冷静与激情--这些无穷的细微但却很清楚的感觉。

肖:因为你曾在日本待过,那么你觉得中国茶(的精神)和日本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James:如果用一句有点玩笑的话表达的话,我觉得日本茶道是99%的仪式+1%的茶,而中国茶道是99%的茶+1%的仪式!实际上,我觉得中国茶和日本茶的精神很相似,都注重茶的分享,欢迎客人一起品鉴那种非常特别的时刻。但在日本茶道非常地庄重严重,中国相对要放松地对,更注重社交的功能。

肖:茶为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James:坦白地讲,茶使我变得神圣化了。我认为茶是天与地的一种恩赐。我将茶视为心、身体与灵魂的药,将饮茶视为一种冥想实践,也因茶与朋友和陌生人创建了更深的连结。

肖:你成立"茶友"的目的是什么呢?

James:"茶友"的目的就是通过与朋友们共享茶,从而传播茶知识、茶历史以及茶文化。茶应该是"分享"的,因此我们希望与尽可能多的朋友一起分享中国茶。

/图 肖坤冰(文化人类学博士,副教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